樂興之時新聞台  樂興之時部落格
標題/古典音樂裡的聊齋誌異    留言時間/Mon May 17 12:46:10 2004
 

古典音樂裡的聊齋誌異

文/woyte

  會下這樣的標題,倒不是真的在過去西洋古典音樂的創作歷程中,曾有作曲家心儀清代小說家蒲松齡所寫的《聊齋誌異》所譜成的樂曲。在《聊齋誌異》四百多篇情節曲折,敘述生動,故事性強,多采多姿的神奇變幻故事裡,蒲松齡營造出奇幻的異想世界又隱藏著對於現實社會黑暗面的抨擊與嘲諷。而平日我們熟悉的古典音樂中,有描寫風景的樂曲、沒有標題的純粹音樂、宗教合唱曲、無伴奏器樂曲等等,其實也有一些關於幽靈鬼怪、奇異幻想,富有想像力的音樂作品,還有為安定死者靈魂的彌撒所創作的安魂曲。雖然這些作曲家並不像蒲松齡藉文諷今般地創作音樂,不過他們完成的奇妙旋律也為古典音樂另闢了一條富有奇幻風格的聆聽之道。尤其在炎炎夏夜裡聽來,有著另類的清涼的感覺。

  這類型的古典音樂,個人首先想起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1839~1881)在西元1867年完成個人在交響詩的代表作,《荒山之夜》('Ivanova noch' na Lisoy gore' ,A 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該曲描繪在一個仲夏夜裡,地底的幽靈鬼怪群集在荒山,大開party,群魔嘻鬧亂舞,在騷亂氣氛鼎沸之際,東方漸白,鄰近的村莊響起了黎明的鐘聲,眾鬼幽幽地回到地下。樂曲一開始由小提琴表現出荒山渺無人煙的靜默,隨即管弦樂豐富的音響代表著這些妖魔鬼怪狂歡的景象,最後的鐘聲意指黎明將近,一切又將恢復平靜。

  穆索斯基是十九世紀「俄國五人組」的成員之一,從他的照片上看來就可以感覺出這位俄國作曲家的曲風較為粗獷豪邁。「五人組」的由來是西元1867年由俄國的樂評家使用了 mugochaya kuchka(''The Mighty Handful'' 強力集團)來形容這五位音樂家。另外四位成員分別是:巴拉基烈夫(Mily Alexeyevich Balakirev,1837~ 1910)、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y Andreyevich Rimsky-Korsakov,1844 ~ 1908) 、包羅定(Alexander Borodin,1833~ 1887)以及庫宜(César Cui,1835~ 1918)。五位作曲家以巴拉基烈夫為首,雖然他們並非科班出身的音樂家,但是他們熱愛音樂,致力於發揚祖國的民族音樂,並在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創建音樂學校。

  交響詩(Symphonic Poem)與交響曲(Symphony)之間的差異在於交響曲通常沒有標題,伴隨著固定的形式來創作;交響詩往往以一段故事或某種情緒為創作基礎,由管絃樂團來演奏,具有標題,蘊含詩的意境的單樂章音樂。穆索斯基的《荒山之夜》是很好的例子。另外法國作曲家聖桑(Camille Saint-Saëns,1835~1921)的交響詩《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Op.40,又名《死神之舞》) ,取材自法國詩人卡薩利斯的奇異詩作,逼真描寫死神來到墳場,骷髏隨著小提琴聲起舞模樣,最後的雙簧管吹出破曉的徵兆,死神與骷髏隨即消失。還有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 交響詩《死之舞》(Totentanz,Danse macabre),透過鋼琴與管絃樂團表現在魔鬼的舞蹈裡呈現死亡的恐怖。以上這三首管絃樂作品,可謂交響詩中的《聊齋誌異》。

  前幾段提到交響詩(Symphonic Poem)與交響曲(Symphony)的差異,那麼有沒有交響曲中的《聊齋誌異》呢?另外一位法國作曲家白遼士(Hector Berlioz,1803~1869) 於西元1830年左右完成了五個樂章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Op.14),在最後一個樂章,描寫曲中的藝術家在失戀後吞食鴉片自殺,腦海中浮現他與魔女跟幽靈在地獄聚首的情形。白遼士創作這首附有標題的交響曲是為了追求他的夢中情人。因為當時的他仍是默默無聞的小音樂家,而他思慕的伊人卻是名伶,對他不屑一顧。所以白遼士希望透過發表這首作品來贏得芳心。最後,白遼士終於抱得美人歸,兩人的婚姻卻不美滿,美好的想像仍敵不過真實的相處。

  除了《幻想》這個標題,白遼士在出版樂譜時又加上另一個標題《一個藝術家生涯裡的插曲》,並為其以及每段樂章做了鉅細彌遺的解說。這在當時的音樂界是少有的獨創性之作,同時建立了「標題音樂」的里程碑。

  而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的《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英雄》 (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其中第二樂章(Marcia funebre),就是著名的送葬進行曲。這是一段為戰爭而死之人所寫的輓歌,也是如今許多國葬中常用的音樂。樂曲的節奏就像送葬的隊伍抬著為國捐軀的英雄的棺木緩緩地走向墓地準備下葬。長達16多分鐘的樂章氣氛凝重肅穆,但不過於哀慟。

  這首《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在貝多芬的生涯裡具有特別的意義,它代表了貝多芬創作交響曲的重要分水嶺。在創作這首交響曲之際,貝多芬的耳疾越來越嚴重,到了西元1802年,貝多芬驚覺自己已經完全聽不見!正值三十二歲壯年的他,寫下了著名的海利根城遺書。裡面有著當時貝多芬面對耳疾康復無望,日後再也聽不見任何聲音時,內心悲觀而絕望的心情。一度想要自殺的他,決定為了藝術而活下去。《英雄》交響曲也就在貝多芬瀕臨絕望時誕生,成為音樂史上不朽的曠世鉅作。如此沉重的送葬進行曲,個人相信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應了作曲家當時萬念俱灰的心情。

  另外一首著名的鋼琴送葬進行曲就是蕭邦的《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2 in b flat minor, Op.35)當中的第三樂章送葬進行曲 (Marche funebre)。這首奏鳴曲是先有了於西元1837年完成的送葬進行曲,再於兩年後譜出整首奏鳴曲。

  雖然蕭邦在法國的日子功成名就,但是他的心中一直沒有忘記淪陷的祖國波蘭。他的鋼琴作品雖然有著甜美如蜜的旋律,一如《夜曲》(Nocturne)。但是聽著這首鋼琴彈奏的送葬進行曲,好像烏雲密佈的天空下著陰陰細雨,遠方喪鐘迴盪在淒清低迷的空氣裡,一群人面無表情地走向墓碑。我總能感受到鋼琴詩人心中那股祖國淪陷、家園破碎,心中無比哀慟之情。雖然樂曲的中段出現了安詳平和的旋律,彷彿來到天堂,但是一切只是瞬間的寧靜,隊伍沉重的步伐再度邁開,搖搖晃晃走向沒有希望的目的地。

  在鋼琴音樂裡還有一部《聊齋誌異》:法國作曲家拉威爾(Maurice Ravel,1875~1937)根據比利時詩人貝爾特蘭(Aloysius Bertrand)描寫詭譎奇幻世界的詩集中的三個詩篇,作了《加斯巴之夜》(Gaspard de La Nuit)這首鋼琴曲。該曲一共有三首,分別是「水精」(Ondine)、「斷頭台」(Le gibet)及「斯卡爾波」(Scarbo)。

  第一首「水精」,大概是描寫在一個雨夜裡,水精靈造訪詩人的家,不停邀請詩人前往水的世界,然而詩人拒絕了精靈,水精靈因而動怒的情形。接下來的「斷頭台」是描繪死屍懸掛在斷頭台的景象。最後的「斯卡爾波」,敘述著群魔亂舞的情況。整首鋼琴曲充滿了詭異的奇幻氣息。

  義大利作曲家塔替尼(Guiseppe Tartini,1692~1770)的一首《g小調小提琴奏鳴曲-魔鬼的顫音》(Violin Sonata in G minor, "Devil Trill")描寫著夢中出現的幽靈,是考驗小提琴家琴藝的炫技曲,可謂小提琴音樂裡的《聊齋誌異》。

  雖然個人平時較少聆聽歌劇,但是在曾經聽過的歌劇中,德國浪漫歌劇的始祖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根據德國文學家約翰•奧古斯特•阿貝爾編著的《德國鬼故事集》改編而成的三幕浪漫歌劇《魔彈射手》(Der Freischutz)可列入歌劇裡的《聊齋誌異》。故事大約說到一位求勝心切的年輕獵人,怎樣用靈魂向魔鬼交換七顆具有魔力的子彈。如同浮士德跟魔鬼梅菲斯特打交道,將自身靈魂賣給魔鬼換取美夢成真。

  室內樂的範疇內,也有著古典音樂的《聊齋誌異》。其中一首就是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的《d小調第十四號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String Quartet No.14 in d minor, D.810 'Death and the Maiden')。舒伯特創作這首弦樂四重奏時將其年少之作的同名歌曲旋律引用到第二樂章。少女拒絕死神的誘惑:「你走啊!你這可憎的骷髏,快消失啊!不!我還年輕,不要靠近我….」死神仍舊對著瀕死的少女溫柔地說:「我可愛的女孩,請伸出妳的雙手。我只想跟妳做朋友。別害怕,我並不恐怖,只要妳在我的懷中安息。」隨即少女便消失在人世間,溫柔的旋律卻隱隱流動著沉鬱哀傷的心情。

  貝多芬的《D大調第五號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 No.5 in D Major, Op.70/1),俗稱「幽靈」,有此一說是因為第二樂章的沉悶氣氛不禁讓人聯想到幽靈得名。不過,我還沒有機會聆聽這首樂曲,未能及時體驗樂曲的氣氛。

  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魔王》(Erlkonig,D328),表現了舒伯特的豐富想像力與驚人的才華。因為這首歌裡,歌者必須運用四種聲音表情分別展現一個戲劇化的轉變。有說書者的旁白、有聽見了自己的孩子就要被魔王俘虜的父親的恐懼、也有感受到了孩子無助的徬徨與生命將逝的驚慌,以及用著甜言蜜語魅惑著孩子的魔王背後的陰森笑臉。而鋼琴前奏的三連音如同馬兒奔馳,活生生地刻劃出在一個月黑風高、陰風慘慘的夜晚,一位畏懼孩子被魔王捉走的父親策馬奔馳在荒野上的情境。從沒想過在短短四分多鐘的一首歌裡,一位歌唱家能夠扮演四個角色唱出各自的心境,讓聽的人十分過癮,而我也相信唱的人一定很過癮!這首藝術歌曲唱出了古典音樂裡另一部的《聊齋誌異》。

  西洋鬼故事裡,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伯爵當然不會缺席。西元1996年,英國作曲家費奈(Philip Feeney)的芭蕾舞劇《吸血鬼》問世。古典音樂裡《聊齋誌異》的編撰,就這麼寫到了現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聽聽看。

  提到不少古典音樂世界裡令人慌張恐懼的妖魔鬼怪,其實也有有可愛的妖精存在。當時的普魯士國王打算將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戲劇《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搬上舞台,於是國王委託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為此創作一部戲劇音樂,相當喜愛莎士比亞著作的孟德爾頌欣喜接受這項挑戰。西元1826年,當時十七歲的孟德爾頌首先完成了序曲(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Overture,op.21),也讓世人驚嘆這位少年的過人才華!在這齣描寫兩對戀人相戀過程,帶有幻想性的戲劇中,孟德爾頌為這齣戲譜寫出的序曲彷彿就像一群調皮搗蛋的小精靈四處撒野,卻又不傷大雅,讓人又氣又好笑,活潑生動地點出該劇的幻想風。

  個人一直很不習慣有著電子花車、五子哭墓、吹嗩吶的葬禮,總覺得那樣過於吵雜,往生的人是否能真正得到安息?於是我告訴自己將來兩腳伸直的那一天,請我的家人將我的骨灰灑在海裡,播放自己最喜愛的樂曲,由英年早逝的羅馬尼亞籍鋼琴家迪努•李帕第(Dinu Lipatti)彈奏的巴哈作品《耶穌,是我們仰望的喜悅》(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讓李帕第平和安詳的琴音,伴我最後一程,我心便已滿足。

  其實佛瑞(Gabriel Faure,1845~1924)的《安魂曲》(Requiem)裡的《聖哉經》(Sanctus),也是我喜歡的安魂曲。安魂曲原本是基督教為安定死者靈魂的彌撒所創作的音樂。古典音樂作曲家如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佛瑞、白遼士、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等等均創作了不同風格的安魂曲。個人曾看過一篇文章對於這些安魂曲的看法:「白遼士的安魂曲過於突顯管弦樂的效果,鑼鼓喧天排山倒海的氣勢,只有增加死亡的恐怖與審判的不安,那是歸屬於音樂廳的安魂曲。威爾第哀悼羅西尼的安魂曲,隱約融合著義大利歌劇式樣,過度戲劇化的效果遠離哀悼超度的虔誠心情,那是屬於歌劇院的安魂曲。佛瑞只要他的安魂曲是安寧的救贖,沒有痛苦的形罰。」

  相形之下,這位作家比較喜愛佛瑞的《安魂曲》。雖然個人開始聽安魂曲是自電影《阿瑪迪斯》,搭配著電影的聲光效果,被莫札特的《安魂曲》(Requiem,Op.626)磅礡的氣勢震撼,買了全曲來聽。老實說,要是夜深人靜獨自一人去聽安魂曲,心裡會有毛毛的感覺。後來再試著去聽佛瑞的《安魂曲》,當我聽到其中《聖哉經》(Sanctus)那樣祥和寧靜的旋律時,我終於體會為何那位作家會這麼喜歡他的安魂曲。少了痛苦的吶喊嘶吼,沒有過於悲傷的哀慟,只有輕輕靜靜的微風吹拂臉龐,哀戚憂傷的情緒都在醇美的樂聲裡逐漸昇華。

  對於一聽到安魂曲就敬而遠之的朋友,不妨先聽聽佛瑞的《安魂曲》。倘若不敢嚐試,那麼由Emile Naoumoff改編,用鋼琴演奏的佛瑞《安魂曲》,應該更容易讓人接受。特別是《聖哉經》(Sanctus)這個樂章,光聽鋼琴清澄柔和的旋律,如同夏日午後窗邊的風鈴聲,便能夠明白佛瑞究竟寫下了多麼柔美的旋律。

  如果父親的逝世是佛瑞創作《安魂曲》的動機,那麼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Op.45)是為了慈母傷逝而創作的音樂。

  西元一八六五年的春神尚未降臨大地之前,死神就悄悄將布拉姆斯的母親帶走了。那一年,布拉姆斯三十二歲。

  布拉姆斯的母親大他父親十六歲,年齡雖然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兩人卻也攜手走過近四十個年頭,生活雖然貧苦卻一直很努力地力爭上游。

  從小,布拉姆斯的母親不斷鼓勵支持他,花時間去了解他。後來布拉姆斯功成名就,他的母親也從不吝惜表達以子為榮的喜悅,寫信鼓舞在外地奮鬥的他,當他衣錦榮歸故里之際為他整修家鄉的房子。點點滴滴讓布拉姆斯感受在心頭。因此,母親對於布拉姆斯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當布拉姆斯得知母親因為心臟病過世的消息,內心的哀慟不已。不過,哀傷並未擊倒他,布拉姆斯只有把它化為追思的樂念遙寄給在天國的母親。他陸續完成了《e小調第一號大提琴奏鳴曲》、《降E大調法國號三重奏》、《德意志安魂曲》等作品。

  《德意志安魂曲》更是花費了布拉姆斯將近十一年的心血。從西元1857年開始創作,至1868年4月10日由他親自指揮首演,獲得廣大好評後,這首以布拉姆斯的母語,德語,所創作的安魂曲,為布拉姆斯帶來了成名的滋味。

  在布萊梅首演之後,布拉姆斯再添加一首女高音獨唱的樂段,成為第五樂章《而你們如今也心懷憂傷》(Ihr habt nun Traurigkeit),以懷念母親。

  「而你們如今心懷憂傷:然而我們還會再見,屆時你們心中將充滿了喜悅,而這份喜悅是無人可以奪走的。」
 
  「如同母親的撫慰,我也會安慰著你們。」

  我想,布拉姆斯寫到這裡,母親逝世造成的創傷已完全平靜下來,並選擇了女高音來歌詠對母親的思念,昇華了心田深處的痛楚。

  我們的老祖宗用文字寫下了許多鬼故事;西洋古典音樂作曲家們用音符來說鬼故事。當然古典音樂裡仍有這方面的作品,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慢慢去發掘這片天地,拓展自己的聆樂世界。

  CD導聆::

  穆索斯基《荒山之夜》(A Night On The Bare Mountain)
  CD編號:Virgin 7243 5 61751 2 (維京古典 古典小宇宙No.37)
  代理商:科藝百代

  李斯特的交響詩《死之舞》(Totentanz,Danse macabre)
  CD編號:Philips 456 997-2,二十世紀偉大鋼琴家系列
  代理商:環球

  聖桑的交響詩《骷髏之舞》(Danse macabre,Op.40)
  CD編號:Decca 443 658-2
  代理商:福茂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 Op.14)
  孟許(Charles Munch)指揮巴黎管絃樂團(Orchestre de Paris)
  CD編號:EMI CDC 7 473122
  代理商:科藝百代

  貝多芬的《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英雄》(Symphony No.3 in E flat major, Op.55 'Eroica')
  克倫培勒(Otto Klemperer) 指揮愛樂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
  CD編號:EMI CDM 7 63356 2
  代理商:科藝百代

  蕭邦的《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No.2 in b flat minor, Op.35)
  鋼琴:柯爾托(Alfred Cortot)
  CD編號:EMI CZS 7 67359 2(6CDS),收錄柯爾托彈奏蕭邦的作品
  代理商:科藝百代

  拉威爾《加斯巴之夜》(Gaspard de La Nuit)
  鋼琴:富蘭索瓦 (Samson Francois)
  CD編號:EMI CDC 7 473682
  代理商:科藝百代

  塔替尼的《g小調小提琴奏鳴曲-魔鬼的顫音》(Violin Sonata in G minor, "Devil Trill")
  小提琴:慕特(Anne-Sophie Mutter)
  CD編號:DG 437 544-2
  代理商:環球

  韋伯的《魔彈射手》(Der Freischutz)
  指揮家:克萊伯(Carlos Kleiber)
  CD編號:DG 457 736-2
  代理商:環球

  舒伯特的《d小調第十四號弦樂四重奏-死與少女》(String Quartet No.14 in d minor, D.810 'Death and the Maiden')
  CD編號:Philips 446 163-2,Philips巧裝2cd系列No.96
  代理商:環球

  舒伯特的藝術歌曲《魔王》(Erlkonig,D328)
  男中音:費雪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
  鋼琴:摩爾(Gerald Moore)
  CD編號:DG 431 085-2
  代理商:環球

  費奈(Philip Feeney)的芭蕾舞劇《吸血鬼》
  CD編號:Naxos 8553964,珍希精品典藏館
  代理商:滾石古典

  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仲夏夜之夢》劇樂(A Midsummer Night’s Dream,op.61)
  指揮家:普烈文(Andre Previn)
  CD編號:EMI 7243 574980 2
  代理商:科藝百代

  佛瑞的《安魂曲》(Requiem)
  克路易坦(Andre Cluytens)巴黎音樂院管弦樂團
  CD編號:日版EMI TOCE 3067
  代理商:科藝百代

  鋼琴版,佛瑞的《安魂曲》(Requiem)
  鋼琴:Emile Naoumoff
  SONY SMK 89791
  代理商:新力古典

  莫札特的《安魂曲》(Requiem,Op.626)
  貝姆(Karl Bohm)維也納愛樂(Wiener Philharmoniker)
  CD編號:DG 413 553 2
  代理商:環球

  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Ein Deutsches Requiem,Op.45)
  克倫培勒(Otto Klemperer) 指揮愛樂合唱暨管弦樂團(Philharmonia Chorus & Orchestra)
  CD編號:EMI CDC 7 47238 2
  代理商:科藝百代

另外個人曾看過上揚代理的一張CD,由美國TELARC出版,封面是漫畫的陰森鬼屋,中文側標為「毛骨悚然」(Chiller),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看。

  指揮:康澤爾
  樂團:辛辛那提大眾管絃樂團
  CD編號:Telarc 80189
  代理商:上揚

   回心靈小憩首頁   我要回應

 

下一頁   上一頁   最末頁

編號 時間 作者 標題
17May 17woyte古典音樂裡的聊齋誌異
16Mar 25woyte溫厚的春之聲
15Feb 15woyte流浪與死亡的哀歌
14Jan 24woyte一千零一夜 夜夜都思念
13Dec 26woyte【樂興之時-爵士篇】Jack Teagarden , 我最愛的白人歌手
12Dec 8woyte終章
11Nov 30woyte想念的季節
10Oct 31woyte秋意濃
9Oct 14woyte綺麗的俄羅斯之夜
8Oct 6woyte愛與愁
7Sep 21woyte相逢在雨中
6Sep 11woyte古典心•現代情
5Sep 3woyte貝多芬給了我一顆種子
4Aug 26woyte我的心靈探索之旅
3Aug 15woyte往事情深
2Aug 15woyte這邊•那邊
1Aug 15woyte踏上紅地毯的彼端

下一頁   上一頁   最末頁

版主管理功能 (只有板主才能留言)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