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丢格那妥书
0:0 莱特富特(Lightfoot)称《致丢格那妥书》为在“早期基督教中最高尚的作品”,巴纳(Bernard)则称它为“教父时期的明珠”,其文学及修辞技巧获得一致的赞许,为上乘之作。 有别于其它使徒教父的着作,这是唯一一本不是以基督徒为主而写的作品,而是针对教外人的,是属于护教的着作。 在西元第一世纪时,基督教的发展,尚属雏形,在整个罗马帝国中,不太受关注,然而到了第二世纪,基督教迅速发展,渐渐被罗马政府和有识之士所觉察。 因为基督教的信仰和实践,与当时的希罗文化包括价值观念及文化,有不少冲突的地方,教会常被误解及诽谤,冠以一些罪名,就如有说基督徒鼓吹乱伦的关系(以兄弟姊妹相称)、吃人肉(圣餐中的饼是主的身体)、献婴儿为祭,又因为基督徒拒绝向其它神明敬拜,包括君王敬拜,而且也不供奉偶像,亦有被说成是“无神论者”(参《坡旅甲殉道记》)。 面对这些指控,基督徒的护教士(约西元130-200年)群起为基督教辩护,本书是这种性质着作之一。
全文只有一份希腊文本,在十三至十四世纪的《阿根托维达斯抄本》(Codex Argentoratensis)中,与殉道士游斯丁的四份着作放在一起。 原保存于德国的斯特拉斯堡(Strassburg),这抄本不幸在1870年法德战争的一次大火中被烧毁。 所幸在此之前已有至少五份基于这抄本的文稿被抄录下来,以致这文献的内容得以保存。 从这些文稿中可以得悉原来的文本有不少瑕疵,以致有些地方要推测其意思以作补充。
不少学者认为本书是由两份文献组合而成,第1至10章是一封书信,第11至12章是一篇讲章或论文。 这两份文献原是分开流传的,第一部分第10章的内容是护教性的,对像是非信徒,在《阿根托维达斯抄本》的抄本在第10章之后是漏空了的,且有旁注说:“文章在此中断”,遗失的可能是这部分的总结,或可能是将它与第11至12章合并时被删去,这遗失或被删去的部分可能不太长,然而我们无从得悉有多少;况且这两部分在内容、词藻、和风格上都有分别。 第二部分是神学论述,可能原是一篇讲稿,对像是基督徒。
作者
本书没有说明作者是谁。 安侧信(P. Andriessen)建议此书的作者是夸达徒(Quadratus),根据优西比乌的记载(《教会历史》1.37.1-3,4.3,5.17.2-4),夸达徒是一 位宣教的主教,他去雅典,将一份后来称为《夸达徒的护教》的文献呈给哈德良(西元125),向他辩解基督教的信仰,然而优氏所引夸达徒的话,并未有在《致丢格那妥书》中出现。 安侧信认为优氏所引夸达徒的话,正好安插于本书7:6至7节之间的空隙,这假说虽然有趣,但基于它们之间的风格迵异,这假说的可信性不高。 亦有认为本书的作者是罗马的希坡律陀(Hippolytus of Rome),安提阿的提阿非罗(Theophilus of Antioch),亚历山大的潘代诺(Pantaenus of Alexandria),但都是流于猜测。
从内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受过正式希腊教育,写作甚有技巧。 对希腊文化和犹太教都颇有认识,鉴于他对犹太教的批评和嘲弄(第3-4章),他应不是犹太人。
写作日期和地点
同作者的问题一样,本书无论日期或地点均无从稽考,学者估计写于西元117至310年间。 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成书于第二世纪的中至末叶,原因如下:文中同时谴责外邦思想和犹太教,与《巴拿巴书信》相似,谴责犹太教以突显基督教信仰的独特和新颖;有较为简单的基督论,似尚未涉及异端在基督论上的争辩;没有提及圣灵,是第二世纪基督教着作的特徵;没有以苦修苦行为基督徒生活的理想;也没有强调教会的礼仪。
首十章是写给一个名叫丢格那妥的人,这人可能是当时地方或罗马政府的官员,但也可能只是虚构的人物,是作者模仿路加福音的序言而创作出来的,目的是透过他所提出的问题,引出本书要讨论的课题。 因此我们无从知道本书的写作地点及读者是谁。 只有作者使用第二人称复数的“你们”,显示这书是给许多人看的,并非私人的信函。
写作目的
作者攻击外邦拜偶像和犹太教强调割礼和洁净食物(kosher food)的愚昧,强调基督徒是上好的公民,对社会秩序不会构成威胁,但他们最终效忠于上帝。 作者表明上帝差基督来到世上,是要指出世界的错误,使人归向上帝。 有别于其他的基督徒护教士,他并不以外邦的哲学与神话为神圣的道,是基督的先驱,而是指出所有人都活在错误之中,直至那创物主的来世。 第11至12章可能是一份讲章的一部分,讲于复活节或显现节(Epiphany)。
内容概要
本书对比外邦人、犹太人的愚顽与基督徒的独特,基督徒是天上的子民,虽然他们往往被世人排斥,然而他们仍积极生活,基督是呼召他们并且将上帝的启示传予他们的那位,他为世人献上自己的性命,为要叫人得宽恕。 本书主要回应不信者所提出的三个问题:(1)基督徒所相信和敬拜的上帝,使他们轻忽这世界、藐视死亡、拒绝外教的神明、和犹太人的迷信;(2)信徒之间彼此相爱的性质;(3)为何基督教在此时出现,不是在更早之前。 第一个问题在第1至2章中处理,基督徒绝对不会敬拜那些以破烂的石头或锈坏的金属,经人手所做的偶像,这些没有感觉、需要人保护的偶像,是不值得敬拜的。 第3至4章处理基督徒如何看待犹太教,犹太人献祭守节期和安息日,还有各种禁戒的条例,包括饮食上的,然而上帝既创造每件事物,看为美好,为何只守某些日子、吃某些食物,这是愚昧的。 第5至6章是基督徒对世界的看法,他们在任何地方生活,那里就好像是他的家,但他却生活得像客旅,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之下,他们都能适当地自处,他们生活于世上,正如灵魂活在体内而不属于身体(6:1),基督徒生活在世上而不属于世界(6:3),然而基督徒爱世上的人,尽管世人恨恶他们。 第7至10章是有关基督的显现。 上帝是天地的创造者,他是永远的忍耐、慈爱、美善、没有忿怒及真实,他叫他的儿子来到世界,显明人的不义。 叫人在明白自己无力获得生命之时,靠着救主的大能,拯救那无能者(9:6)。 凡得着上帝知识并爱他的人,都可得着天国的应许,并且成为效法他美善的人。 有关彼此相爱,作者只间接地稍作讨论(参如10:6)。 第11至12章以讲道的方式,讲述基督的显现,透过上帝的道的来临,叫人得到恩典,得以明白那启示的奥秘,满有喜乐,有真知识的人,必会追求生命,期待结果,得着上帝在我们生命中所要收割的。
补充参考:
P. Andriessen,“Epistula ad Diognetum的作者身份”,Vigiliae Christianae 1(1947):129−36; L. W. Bernard,“The Epistle ad Diognetum: Two Units from One Author?” ZNW 56 (1965): 130−37; R. M. Grant, ABD 2:201;J. A. D. Weima, DLNT, 302-04;P. 福斯特,“Quadratus的道歉”,52-62;“给狄奥涅图斯的书信”,147-56。
主编:黄锡木博士,原文审校:黄锡木博士、张略博士,编译:陈宝婵、彭惠敏、邱丹、王碧燕
本画面由信望爱资讯中心之CBOL计画产生,欢迎连结,无须申请。